服務熱線
177-5061-9273
法國的香水、葡萄酒、時裝都是世界第一,這是誰都不會否認的事實。是法國人的“技術高超”嗎?還是“推銷得力”或者它的“歷史悠久”?想想好像都不是。答案只有一個:這三個產品都是“文化產品”,不能用其它民生用品或生產資料商品來衡量它們。
提起“文化產品”,你可能會想到書法、繪畫等美術作品、舞臺藝術劇(節(jié))目、音像制品、文物制品、民族民間工藝品、文化旅游紀念品等等,其實這些都只是狹義的“文化產品”,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“文化藝術品”,而香水、化妝品、葡萄酒、時裝等怎么會是“文化產品”呢?這要從“文化”兩個字的內涵說起了。在這里我不想討論這個專家們正在熱烈爭辯的問題,只想問一句:你花幾千元買一瓶“正宗”的“法國香水”,它的實際價值真有這么高嗎?它的制造成本真的要幾千元嗎?
日本人曾在上個世紀50年代提出幾個在30年內 “趕超世界”的計劃,其中的大部分后來都實現了,惟獨香水一項至今不但“趕超”不了,東京銀座的香水店里也難以覓到日本人制造的產品——就連日本制造的“假冒偽劣”香水也要貼上“法國制造”的商標!
美國也是這樣,論科學技術,論經濟實力,論營銷手段,它可都是“世界第一”的,難道造不出一瓶“好的”香水?!但現實就是這樣“不講情面”——美國人辛辛苦苦搞了幾十年,只有一瓶“查理”香水算“世界有名”了,可人們只把它看作一種“廉價香水”,從來進不了法國的上流社會!
香水是什么?香水無非就是香精加酒精(還有少量的水)混合在一起,酒精和水再“好”也就是“無氣味”(脫“臭”)、“高純度”而已,所以香水的“品位”在于香精。香水香精是一種藝術作品,它的“價值”與制造成本不“成正比”。眾所周知,與人類的三大藝術——作曲、繪畫和調香相對應的三大藝術產品——音樂作品、美術作品和日用香精,其“價值”有時候很難用貨幣來衡量,但是作為商品以后,又不得不與貨幣掛鉤,就像唐伯虎的畫,說它是“無價之寶”也行,但每一幅畫也有一個“實實在在”的“價錢”,這個“價錢”是買賣雙方“議定”的,也就是說,它是“買方”“出得起”、“賣方”也愿意賣的“價錢”,跟“制作成本”沒有關系。
蚊香、衛(wèi)生香、氣霧殺蟲劑、空氣清新劑等都是日用品,衛(wèi)生香和空氣清新劑是“大眾香水”;蚊香和氣霧殺蟲劑加香的目的本來主要是“抑臭”,現在由于配制原料的改變,已經有條件也有必要轉向以“賦香”為主,將來也要成為“大眾香水”。隨著時代的進步,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,各種“大眾香水”使用的香精檔次越來越高,目前家用殺蟲劑使用的香精品質已經跟上其它日用品了——最終它們都會向香水香精“靠攏”。
隨便到“超市”逛逛,都會發(fā)現許多“一樣”的產品,僅僅因為香味不同而價格簡直有“天壤之別”——一塊香皂,有的一兩塊錢,有的幾十塊甚至上百塊,“差別”只是香味而已。“合理”嗎?我覺得非常合理!須知現在消費者買一件商品(比如一塊香皂),有時可不只是為了“實用”,也許就是一個香味打動了他,讓他愿意掏腰包買下來!這個香味讓他愉悅好幾天,也可能讓他全家都愉悅好幾天,這個“價值”如何衡量?
幾乎所有的輕工業(yè)產品,都經歷過從“不加香”到“加香”的過程,“不加香”的日用品只是滿足人們的“基本需要”,雖然也有部分產品讓人們從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等得到一些愉悅,但它們的“文化內涵”實在乏善可陳;成為“加香產品”的“初級階段”時也只是用少量廉價的香精掩蓋異味而已,仍然無所謂“文化內涵”;進入“加香產品”的“高級階段”以后,香味的重要性就顯露出來了——香味成為決定這個產品價格的最主要因素!
我們還是以肥皂為例:最早的肥皂只是簡單的用油脂加堿“皂化”再加上一些添加劑如松香、泡花堿等混勻冷凝切塊就成了,帶有各種油脂的臭味;后來有人往里面加了一點香料(最常見的是香茅油),這就是我們現在還在大量使用的“洗衣皂”;再后來人們又進一步用各種辦法“精制”皂基,得到潔白的或者透明的、氣味清淡的皂粒或皂片,加上提純后的各種添加劑,使用調香師用高超本領調配的、經過反復的加香實驗、評香滿意的香精,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各樣賞心悅目、香味四溢的“香皂”。近年來,許多城市又出現類似“陶瓷吧”的“香皂吧”店,將人們日常清潔用的香皂變成了休閑品,可以作為小工藝品來欣賞,也可以當作禮物送給好友——古老的肥皂注入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。當然,它的價格也不能與“洗衣皂”相提并論了。
十幾年前,我同全國蚊香協(xié)作組的幾位負責人交談,聽說行業(yè)里有不少人認為蚊香制造已經是“夕陽工業(yè)”,沒有什么“發(fā)展前途”了,理由是“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,城鄉(xiāng)衛(wèi)生面貌的改變,蚊子會越來越少,蚊香的前景當然不妙了。”我大不以為然,提出“如果我們給予蚊香更多的功能,例如清新空氣、提高睡眠質量等等,那么蚊香工業(yè)就有可能成為朝陽工業(yè)”。時至今日,我們的蚊香工業(yè)并沒有“萎縮”,反而更加大踏步地向前發(fā)展。事實證明當時這個論斷是正確的。
任何一個日用品,只要加了香味,就賦予了這個商品特定的文化內涵。比如一個帶薰衣草香味的蚊香,消費者看到后馬上會想起薰衣草方方面面的事——一大片紫色(薰衣草花是紫色的),有關薰衣草的種種傳說,2000年全球性的“薰衣草年”,令人愉快的香味,這香味聽說有鎮(zhèn)靜、安眠的作用,……誠然,國人當前在這方面的知識還是欠缺一些,“想象力”會差一些,所以生產廠家既應該把這種蚊香染成紫色的,所有商標、內外包裝都以鮮艷的紫色為主線,還應附上一本介紹薰衣草的圖文并茂的小冊子,讓這種產品豐富的文化內涵充分發(fā)揮出來。
同樣道理,消費者在柜臺上看到一瓶“帶有玫瑰花香味”的氣霧殺蟲劑,頭腦中立即會顯現出紅色的玫瑰花,想到愛情,想到情人節(jié)或初戀情人,想到ROSE,甚至想到流行歌曲“心中的玫瑰”或者“九百九十九朵玫瑰”……買回放在家里,一家人看到這瓶氣霧殺蟲劑時也有種種聯(lián)想——當然也跟玫瑰花有關;使用的時候,當室內彌漫著溫馨的、甜蜜的玫瑰花香時,全家人仿佛看到玫瑰花園,看到園丁們在照料著嬌嫩的玫瑰花朵。美好的花香給全家人帶來歡樂,帶來團結友愛的精神,帶來積極向上的動力。因此,我要再一次誠懇地忠告所有加香產品的制造者:千萬不要“貪便宜”購買廉價、低檔、香氣不穩(wěn)定的香精,它給你帶來的也許是生產出一批不受歡迎的產品,也有可能是永遠不可挽回的損失!設想一下,一個聲稱是“帶有玫瑰花香味”的加香產品,卻沒有令人愉悅的玫瑰花香味,甚至帶有令人討厭的“化學氣息”,會給全家人帶來歡樂嗎?消費者以后還會上你的當嗎?!
話要說回來,工業(yè)香精畢竟還不能等同于香水香精,還不完全是“藝術品”,也不是價格越高就越值得買。每一種香精都有它的“合理價位”,這個“合理價位”建立在這個香精的“三值”上。所謂“三值”就是一個香料或者香精的香比強值、留香值和香品值,香精的前兩個“值”是由組成這個香精的各種香料決定的,而第三個“值”——香品值則大有文章可做,它直接反映了創(chuàng)造這個香精的調香師“藝術造詣”有多高,同樣香型的香精,制作成本差不多,香品值可以是1到10,也可以達到80以上。我們知道,香精的“實用價值”或者叫做“綜合評價分”等于香比強值、留香值和香品值三個值的乘積除以一個固定的系數,香品值相差一倍,它的“綜合評價分”也就相差一倍。調香師的水平在這里充分顯現出來。
所謂“香品值”也就是“香氣品位高低”量化的數值,目前主要用人群“感官分析”評定。一個香精的香味,大家都說好,它的“香品值”就高,大家都說不好,它的“香品值”就低,不管你用的香料是“高檔”的還是“低檔”的。“大家都說好”的香精就有“好”的文化內涵,也就是聞到它的香味時,帶來的回憶是愉快的,想到的事物是美好的,給人的力量是積極的;“大家都說不好”的香精帶來的則是相反的結果,其文化內涵只能是負的。
眼下由于我們這個行業(yè)生產廠家眾多,殘酷的競爭造成利潤空間越來越小,而有的原材料價格還要上升,有的生產廠把降低成本的希望寄托在香精方面,以為香精的價格是“彈性”的,還可以“壓一壓”。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了!誠信的香精生產廠長期以來堅持的是“一分錢一分貨”,在利潤率相對固定的條件下,香精的價格與它的品質是直接相關的。壓低單價,只能犧牲質量,想用低于成本的價格買到好的香精只能是幻想。至于那些貿易公司或小作坊式的“香精廠”,降低成本的辦法要么稀釋,要么使用低檔香料,最終損失最大的還是貪便宜的用香廠家。
“物超所值”(綜合評價分大于成交價格)的香精是調香師辛勤勞動的結果、藝術工作的結晶,往往帶著較多較“好”的文化內涵,對香精制作廠來說,這樣的香精“毛利潤”要高一些,這是正常的,用香廠家不必眼紅。正如“高級香水”帶來的毛利潤要比低級香水高得多一樣,高級香水的文化內涵是低級香水不能相比的。
帶著“好”的文化內涵的香精給了加香產品“好”的文化內涵,帶著“負”的文化內涵的香精給了加香產品“負”的文化內涵,香精與加香產品的關系就是這樣。
現在的人們經常討論芳香療法、芳香養(yǎng)生的話題,芳香療法、芳香養(yǎng)生的主要“道具”——各種精油已經被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文化內涵。例如芳香療法、芳香養(yǎng)生常用的芳樟葉油,人們都知道它最重要的“功效”是“抗抑郁”,提起“抑郁”,話題多了,有醫(yī)學方面的,有社會方面的,談不完,也談不倦;再加上“芳樟”的話題,美容師、按摩師巴不得把有關樟樹的所有科學的、文化的內容都告訴消費者。消費者在使用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接受了一場深刻的、有意義的科普教育。
把各種精油有機地配合在一起,就成了香精,它帶著各種精油的“功效”和所有精油的“文化內涵”;這種香精用于一個日用品的加香時,這個日用品也就帶上了眾多的“功效”和豐富多彩的“文化內涵”了。
有著豐富多彩“文化內涵”的日用品,離“文化產品”還遠嗎?
當大多數人們連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,奢談日用品的“文化內涵”是沒有意義的;當各種日用品剛開始與香味掛鉤的時候,談論它們的“文化內涵”是超前的;當所有的日用品都帶上美好的香味時,人們都在議論它們的“文化內涵”了。
佛教的“天堂”據說是“香的世界”,在那里到處充滿著人人喜愛的香味。當人類使用的所有物品都帶著令人愉快的香味時,人間也就成了天堂。